2022年诚聘全球英才

发布者:吴洁发布时间:2022-09-26浏览次数:1980


    面向全球招聘安全、化工、消防、应急技术与管理、材料、新能源、大数据、计算与软件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

人才引进政策一览表



人才

称谓

序号

人才类别

购房补贴

万元)

科研启动费及实验室建设费万元)

配偶工作

年龄要求

备注

国际著名学者

1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年薪≤150万元或面议

领军人才

2A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排名第 1)获得者、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排名第 1)、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及其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杰出人才

350

根据教学科研规划需要确定

面议

≤55周岁

年薪:100万元

3B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人选及同层次水平的人才。

300

≤50周岁

年薪:80万元

拔尖人才

4

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培养过 1 届博士研究生、海外著名大学助理教授及同层次水平的人才。

100

100

≤45周岁

博士导师≤50周岁

①满足上一层次教学科研水平的,可以申请年薪②前3年科研业绩满足我校岗位聘任条件的,薪酬待遇参照执行

骨干人才

5

A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年龄一般在45 周岁以下。有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近五年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4 篇及以上

80-100

50

≤45周岁

①前3年科研业绩满足我校岗位聘任条件的,薪酬待遇参照执行

②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聘为校内副教授或教授

B类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在45 周岁以下。有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的经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近五年在本学科在本学科发表高水平论文 3 篇及以上

60-80

20

不安排

≤40周岁

专业学科后备人才

6

A类取得世界排名前200位高校(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公布的近一年世界200强高校和不列入排名范围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或ESI排名前1‰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近五年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3 篇及以上

50-60

10

≤35周岁

工程技术应用类≤40周岁

B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5 周岁;具有副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体、卫、艺、小语种等专业人才,原则上可以放宽至硕士研究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近五年在本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 2 篇及以上

40-50

优惠政策

1引进的人才进入事业编制

2、海内外优秀人才优先申报“江苏省双创博士”。

3、可额外享受江苏省、常州市相关引进人才专项补贴10-200万元

4、引进人才来校工作可享受18个月的租房补贴或人才周转

5享受协议年薪制的引进人才在聘期内超出任务部分的成果可额外享受成果类专项奖励;按结构性工资结算薪酬的引进人才在聘期内取得的全部成果均可享受成果类专项奖励。



博士后招收类别、待遇及申请条件

面向全球招聘安全、化工、环境、材料等相关领域的师资博士后。

待遇

1、25万年薪,另有租房补贴:1500元/月,连发18个月;

2、工作满三年并且考核合格后可以转为事业编,同时也可以参评副教授(按照学校评职称的评选办法);

3、工作满三年并且考核合格后可按照学校人才引进流程给予相应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

职位描述和要求

1) 积极参与合作导师及所在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2) 以博士后本人为第一作者或以合作导师第一作者博士后本人第二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高水平论文至少 3 篇,或发表本学科领域 top 期刊至少 1 篇;

3) 开展公开学术报告 2 次;

4) 积极投入科学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限纵向)1 项或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前二)1 项或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二等奖 1 项(排名第一)。


应聘方式

1.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常州大学人才引进信息登记表、近期科研成果等相关材料发送至安全学院邮箱:sse@cczu.edu.cn(简历名称格式:姓名+专业+毕业院校),联系人:吴老师0519-86330058,徐老师 18562732146;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21号常州大学逸夫楼。

2.疫情防控期间,招聘部门将利用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对初审合格的应聘人员进行视频试讲、面试等考察遴选工作。


 当前,常州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正处在继往开来、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期。学院立足国家、行业以及区域安全发展需求,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期待海内外人才加盟!

 


搜索
您想要找的